發(fā)布時間:2014/5/16 15:00:56 瀏覽次數:2053次 文章來源:油萊白銹病
油菜白銹病的病菌可以在病株殘體中越冬,在低溫、高濕的環(huán)境下開始繁殖,連續(xù)降雨的情況下會越來越嚴重。
油菜白銹病的傳播途徑:病菌以卵孢子或菌絲體在病組織中越冬。環(huán)境條件適宜時,卵孢子萌發(fā),生出游動孢子,從葉片氣孔或表皮直接侵入,并在發(fā)病部位產生大量抱于囊,借氣流、灌溉水進行重復侵染。
油菜白銹病的發(fā)病條件:病菌適于低溫、高濕的環(huán)境條件,病菌產生孢子囊的適溫度為8~10℃,孢子囊萌發(fā)適溫為了7~13℃,3~4℃,25℃。在濕度大而溫度為8~13℃時,適于病菌侵入。保護地的土質粘重,澆水過多,晝夜溫差大,結露水重,有利于白銹病的發(fā)生和流行。白銹菌產生孢子囊適溫8~10℃,萌發(fā)適溫7~13℃,低于0℃或高于25℃一般不萌發(fā),濕度要求95%~100%。潛育期約12天,一般19~22天。病斑顯癥至散出孢子囊約5天。氣溫10℃時孢子囊需經7天破裂,18~20℃只需5天。生產上氣溫18~20℃,連續(xù)降雨2~3天孢子囊破裂達到高峰。云南在4~6片真葉的10月中旬~11月下旬及抽薹至盛花期出現2個高峰期。上海2~4月降雨量大雨日多發(fā)病重。
溫馨提醒: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,倡導誠信合作、互惠共贏!為保證您的利益,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,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,以免造成損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