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生葉斑病是花生生長過程中常見的病害之一,由球座尾孢菌和花生尾孢菌引起,分別導致花生黑斑型葉斑病和花生褐斑型葉斑病。這種病害在各花生產區(qū)均有發(fā)生,對花生的產量和品質造成了嚴重影響。
花生葉斑病的危害
1、葉片受損:花生葉斑病在葉片上形成圓形或近圓形的病斑,隨著病情的發(fā)展,病斑逐漸擴大并融合成大型不規(guī)則斑塊,導致葉片光合作用效率降低,影響?zhàn)B分的積累。
2、早期落葉:花生葉斑病嚴重時,會導致葉片提前掉落,形成早衰現象。這不僅給農民帶來“花生已經成熟”的假象,還造成花生不同程度的減產。據研究,受該病害為害,一般可減產5%-15%,嚴重時可達30%以上,甚至減產幅度可達50%以上。
3、品質下降:受花生葉斑病影響,花生果粒變小,出仁率低,品質大大降低。
花生葉斑病的防治措施
1、農業(yè)防治:
輪作:通過輪作減少土壤中病菌的積累,降低病害發(fā)生率。
改土增肥:改善土壤環(huán)境,提高花生植株的抗病能力。
加強肥水管理:合理施肥、澆水,促進花生植株健康生長,提高抗病能力。
選育抗病品種:選用抗病性強的花生品種進行種植,降低病害發(fā)生率。
2、藥劑防治:
種衣劑拌種:在花生播種前,使用具有內吸傳導作用的種衣劑進行拌種,如22%苯醚·咯·噻蟲懸浮種衣劑,保護花生幼苗不被病菌危害。
藥劑噴霧:在花生生長期間,根據病情發(fā)展情況,及時使用藥劑進行噴霧防治。藥劑可選用具有殺菌作用的藥劑,如多菌靈、甲基托布津等。
花生葉斑病是花生生產中的重要病害之一,對花生的產量和品質造成了嚴重影響。為了有效防治花生葉斑病,應采取農業(yè)防治和藥劑防治相結合的措施,降低病害發(fā)生率,提高花生的產量和品質。同時,農民在種植過程中應加強對花生葉斑病的監(jiān)測和防治,確;ㄉ】瞪L。